在全球推动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背景下
油气行业主动探索
积极推进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转型路径
以实现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油气企业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传统油气企业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就我国来看,“十四五”规划以来,《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发布,为油气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
从全球来看,《巴黎协定》生效后,油气行业面临更严苛的外部环境,欧洲和美国油气企业均制定了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总体而言,坚持油气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统筹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时代课题。
精准定位
加快油气与新能源融合特色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采取多样化的新能源战略来应对气候挑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公司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投资光伏、风电、氢能、生物燃料及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推动公司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艾奎诺借助其在北海、巴西海域的运营经验,计划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的领先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同时,该公司还在大力推进氢能产业,于2020年启动了H2H Saltend项目,该项目在英格兰Saltend化工园区用氢气替代天然气,每年可减少约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道达尔能源利用其在非洲的加油站网络,推广为加油站配备光伏屋顶的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光伏和油气销售的有效结合,并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间将光伏业务投资提升至总投资的13%。该公司还启动了“O/G Decarb创新工程”项目,将海上风电和波浪能用于海洋油气平台供电,并在平台上安装电解槽,利用多余电力电解水制氢。
壳牌在多个项目中引入了CCS技术。例如,该公司自2015年起运行的加拿大Quest项目,通过从油砂精炼设施捕集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位于地下2000米深的砂岩层封存,每年可捕集和储存超过100万吨二氧化碳。
面对这一趋势,我国石油公司在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精准制定策略,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对于生物燃料、氢能等油气替代类新能源,应给予优先考虑。考虑到国内石油公司在油气产业链、供应链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坚实基础,可以依托现有油气业务和原油产业,迅速建立起在油气替代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例如,依托化工技术积累和现有基础设施,拓展氢能产业链;利用现有炼油设施和储运系统,发展生物燃料;借助地质勘探和钻采技术优势,开展地热能业务。对于电力替代类新能源则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所取舍,注重与油气业务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石油公司虽然具备一定的发电技术能力和发展基础,但是输配售业务的相关经验有所欠缺。新能源项目可以先以自用模式推广,以减少油气产业的碳排放。例如,在油气田附近建立“自备新能源电厂”或与电网公司签订“绿电直供”协议;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分布式新能源,优先自用余电上网,满足企业生产和运营的电力需求。
此外,国内石油公司应找准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发展传统油气业务的同时,规模化布局新能源业务。例如,中国石油可以依托其在油气勘探、生产和管道运输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发展地热能和氢能产业链,实现能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可以利用其在化工技术和基础设施方1面的优势,重点发展绿电制氢、二氧化碳电化学利用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业务,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中国海油则可以借助其在海洋能源开发方面的装备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和海洋能业务,结合其在海上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实现大规模、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低碳发展。
互利共赢
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合作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石油公司对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相对陌生,不具备显著优势。因此,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石油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降低研发支出,不断撬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020年,道达尔能源在碳减排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欧莱雅公司合作,推出了一项聚乙烯环保包装工艺。同年,bp与中国品科科技公司在光伏、储能等领域展开了多项合作,并共同进行了区域性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埃克森美孚长期与全球多个科研机构合作,进行能源前沿技术的研发。2021年初,该公司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在生物燃料研发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2022年,bp与艾奎诺成立了海上风电创新中心,探索海上采油和风电的并行开发。
对国内石油公司而言,应借鉴主要国际石油公司的经验,通过与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新能源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技术共享,以加速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油气与新能源的融合进程。同时,应采用开放式研发模式,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促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
中国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国内石油公司应与这些行业的领军企业加强合作,多措并举抢滩布点,迅速在新能源领域打开新局面。此外,应以现有的技术资源为基础,与新能源领域的科研机构合作,推进新兴技术在油气产业中的应用。
稳步推进
促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平稳发展
当前,全球低碳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由于政策环境的差异,欧美石油公司在实现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欧洲石油公司由于欧盟的严苛政策,在探索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激进的态势,转型方向倾向于以清洁电力为主。壳牌、bp、道达尔能源等石油公司,早在2020年便相继提出了净零排放目标。其中,bp计划在未来10年内削减3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炼厂产能,并退出化工市场;壳牌计划到2030年,将传统燃料产量降低55%,并强化与低碳燃料和专用化学品的结合。
美国石油公司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相对保守,更专注于对生物燃料和CCUS等负碳技术的布局。埃克森美孚于2022年公布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但至今仍未发布其发展路线图;雪佛龙虽然宣布了到2050年实现自营业务净零排放,但其碳中和目标指标低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
国内的石油公司应结合国内政策导向和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在保持传统油气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加对新能源的布局,确保转型过程平稳过渡。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需要在维持油气增储上产的基础上,统筹油气和新能源两个方面的发展规划,优化油气和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稳步推进。首先,在油气开发建设中依据区域资源分布,设计新能源利用方案,制定合理的低碳指标,实现“建设融合”。其次,在生产现场开展分布式新能源供能,使得地面生活、地下开采均尽可能采用绿电,形成“生产融合”。最后,探索油气与新能源协同开发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油气+新能源”一体化开发,推动实现“技术融合”。
本文原载于2024年7月16日《中国石油报》5版,原标题为《“油气+新能源”油气公司的转型之路》
作者:西安石油大学 黄海
编辑:栾奕
责编:夏雨晴
审核:向爱静
领取最新办卡资费,添加 微信:sjzqb888 备注:办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yzq6.com/22903.html